2024年9月12日約 10 分鐘撰稿:Juan

生醫技術|你需要了解的3大腦機介面公司

腦機介面是一種透過感測器偵測人體大腦想法,並轉換控制電腦的技術。在未來,有機會讓無數行動不便的人僅憑思想就能控制滑鼠游標、鍵盤、移動設備/平板電腦、輪椅或假肢設備。 因為較為新穎並且充滿技術限制,台灣並沒有企業有成熟的產品。但實際上,仍然有一些深耕於技術的腦機介面公司。 在國外,最被人知曉的莫過於Neuralink了。實際上,除了Neuralink介紹,還有其他也值得了解的腦機介面公司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 Neuralink ![](…

#腦機介面#生醫產業#生醫技術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cover

導讀:這篇文章聚焦於「腦機介面 公司推薦」,並延伸整理BCI 產業、投資動向、產品比較,幫你快速掌握重點。

延伸導覽:生醫產業趨勢與案例總覽

腦機介面是一種透過感測器偵測人體大腦想法,並轉換控制電腦的技術。在未來,有機會讓無數行動不便的人僅憑思想就能控制滑鼠游標、鍵盤、移動設備/平板電腦、輪椅或假肢設備。
因為較為新穎並且充滿技術限制,台灣並沒有企業有成熟的產品。但實際上,仍然有一些深耕於技術的腦機介面公司。

在國外,最被人知曉的莫過於Neuralink了。實際上,除了Neuralink介紹,還有其他也值得了解的腦機介面公司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1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1

眾所周知,Neuralink 是馬斯克底下的一家企業。

主要是使用小型侵入式晶片,透過頭骨植入腦內。

腦機介面晶片可以連續記錄1024個神經訊號通道,以及六軸慣性測量單元(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,IMU)用於追蹤頭部運動。同時搭載藍芽天線以及感溫器,用來測量溫度以及傳輸從腦內得到的神經電訊號資料到手機端。

在今年一月底,Neuralink通過FDA的人體試驗批准,並且成功為第一位受試者植入大腦晶片,並且在術後逐漸可以透過「想法」來控制滑鼠、玩遊戲。

原本受試者長年因為頸椎受傷而導致頸部以下癱瘓,在門診環境下以不到一小時的時間成功進行植入後,無需經過全身麻醉即可「用想的」改善原先不便的生活。

儘管在5/8傳出腦內導線脫落的問題,造成數據無法完整傳輸、數據量下降進而影響設備使用及判斷,但在確認過沒有安全性問題之後,8月再度獲得FDA允許在第二位患者身上植入「修復方案」的腦機介面晶片。

Synchron
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2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2

不同於Neuralink,CEO Tom Oxley受到心臟支架手術啟發,想把腦機介面的晶片做成心臟支架的樣子,並把晶片透過頸靜脈送到大腦運動皮質區的靜脈血管,開發出「Stentrode」血管內電極陣列產品。
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3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3

Stentrode網狀結構

在修復期,人體一樣會向心臟支架一樣,內皮細胞包覆支架完成架設,而不會像開腦植入一樣產生免疫排斥反應。其網狀的腦機介面電極(感測器)會透過傳輸線將資料傳輸整合在胸前的晶片中,並透過無線藍牙方式傳輸到設備。

目前Synchron早於馬斯克Neuralink獲得FDA許可已經完成10名患者的植入,並經過團隊的分析將大腦現象轉換成「點、上、下、menu、左、右」等等的指令。

也因為侵入式得到的訊號相對乾淨,可以得到較精準的資料,所有大腦對於同樣簡單指令的活性變化是幾乎相同的,就代表這10位患者的資料將在未來能夠適用於全世界植入大腦晶片的人。

除了中風患者,未來也許能夠透過腦機介面技術「解放」說話的限制。「勇敢說愛」可以透過想的方式,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受。

然而,因為受限於體積,Neuralink使用的晶片共有1024個電極,而Synchron只有16個。

在資料分析上會因為先天上的電極數量,導致資料豐富度的差異。

舉例來說,團隊想要觀察一個人的活動狀況時,10人觀察的結果肯定比1人觀察來得更全面,可以透過投票綜合觀察的結果,也能透過不同人的論述補充彼此的盲點。

針對這樣的缺點,Stentrode正在研究如何從其他血管進入不同大腦皮質、以及增加網狀結構能擺放的電極數量,藉此滿足患者植入更多電極以學習更多高階指令並改善生活的需求。

Blackrock Neurotech
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4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4

相比Neuralink與Synchron,Blackrock早在20年前就開始對腦機介面進行研究。總共進行200多篇期刊、多項專利、發明等等。

Blackrock使用的是一種叫做Utah array的晶片,這種晶片相對技術較為成熟,是唯一一種在人體中具有長期穩定性與安全性的植入方式。從2004年進行首次植入人體並通過FDA審核以來,其至今報告植入物相關嚴重不良事件的數量為零。
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5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5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6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6

而晶片植入的方式也是需要透過開腦手術,將電極擺放在大腦的運動皮質區,再透過管線收集數據進行解碼,並透過藍芽系統傳輸到外部設備得以達到溝通、活動等目的。

先前在安裝大腦晶片的場所,因為考量到安全性的問題都必須在醫院、實驗室等,其中包含所有相關的實驗、器械等等都需要在有專業人員的協助下完成。

而Blackrock與學術界合作(匹茲堡大學復健神經工程實驗室)開發了第一個便攜式腦機介面,讓患者可以在家參與研究試驗,也是另一項腦機介面技術的一大進步。

ClearPoint Neuro
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7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7

Clearpoint Neuro是一家美國的醫療器材公司,主要服務是提供核磁共振造影(MRI)的引導,包含腦部與心臟的微創手術。其建立起的神經導航系統可以協助外科醫生在定位、辨識大腦腦區更加迅速以及正確。

ClearPoint Neuro在2021年7月與Blackrock Neurotech達成協議,想要開發一個解決方案,利用本身神經導航系統的優勢完成植入BCI的手術自動化。

從ClearPoint Neuro觀點來看,能夠提供BCI所需要的神經導航及機器人傳輸技術,讓BCI植入更的可預測性及重複性提高;而Blackrock則是同時能以自動化、可預測性的能力將腦機介面晶片的容錯率提高,藉此將腦機介面技術從學術界推向臨床事業及商業化。

技術的比較
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8
dailybiojuan-bci-company-visual-8

neuroport and stentrode

Blackrock

由Blackrock所使用的Utah array,因為技術相較純熟,且直接開腦進行植入,所得到的訊號強度會比非侵入式以及Synchron來得清晰。

然而,因為大腦晶片對人體來說是一種異物,在慢性的免疫反應下其使用壽命較短。即使在最開始2年使用下都還會正常,但隨著時間拉長,收到資料的強度、準確度都會逐年下降,進而影響設備使用。

Synchron

而Synchron就是為了這點而生,為了解決免疫反應的問題,使用的類似血管支架的方式變相接近大腦,並且藉由人體本身的內皮增生反應來達到固定的效果。

相反的,這樣的植入方式會面臨內皮增生是否會造成血栓、中風的疑慮以及植入位置限制的問題,在未來需要尋找其他適合的血管同時滿足「靠近目標腦區」及「血管內徑適中」的要點。

結語

以上就是目前三大腦機介面公司的介紹,以及各自技術的優缺點分析。

從結果上來看,可以看到未來對於念想的可能性有很大的潛力,也很引發人有無窮的想像空間。

如果你對生理訊號(著眼但不限於EEG),包含相關技術、生理訊號工程師養成過程、需要的技能樹等等有興趣,歡迎訂閱電子報或用下方留言與我聯繫!

分享給需要的朋友

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

「白鷗沒浩蕩,萬里誰能馴。」杜甫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

當我們在跨領域的航道上調焦、轉向,這句詩提醒自己:保持展翼姿態,才有力量看見遠方海岸。我想把這份勇氣,持續和你分享。

DailyBioJuan MottoJuan · 讓勇氣成為日常

推薦閱讀

同分類的其他文章,延伸這個議題的觀點與實作案例。

2025/6/1721 分鐘閱讀生理訊號生醫技術

跨領域轉職|rPPG原理? 淺白文字解釋影像式生理訊號(小白請進)

隨著生醫技術的飛速發展, 生理訊號 (Biomedical Signals)已成為生命科學和醫療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從心電圖(ECG)、腦電圖(EEG)(有興趣可以看腦機介面,這篇有更詳細介紹)到肌電圖(EMG),光體積變化描記圖(PPG)可以透過光學的變化,偵測血液周期性…

閱讀文章
跨領域轉職|rPPG原理? 淺白文字解釋影像式生理訊號(小白請進)
2024/11/125 分鐘閱讀跨領域

跨領域轉職|[生科出路]生科到生技實習-市場分析

這篇和大家分享從生物科技領域轉向生技實習經歷包括財務分析、市場分析、行銷。如果你正在考慮跨領域發展,或者對生技財務感興趣,希望這位訪談者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啟發。 身為過來人,了解在就學期間對生科出路未來的迷茫以及無助感。就算能夠上網找資料知道出路可能可以如何發展,但是對於產業、跨領…

閱讀文章
跨領域轉職|[生科出路]生科到生技實習-市場分析
2024/10/2521 分鐘閱讀生理訊號

跨領域轉職|8個生醫訊號工程師要知道的學科

隨著生醫技術的飛速發展, 生醫訊號 (Biomedical Signals)已成為生命科學和醫療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從心電圖(ECG)、腦電圖(EEG)(有興趣可以看腦機介面,這篇有更詳細介紹)到肌電圖(EMG),生理訊號提供了人體內部運作的實際數據,使我們能夠在生活、醫療…

閱讀文章
跨領域轉職|8個生醫訊號工程師要知道的學科
想掌握最新訊號?

訂閱白鷗電子報,隨時更新生醫情報

每週收集職缺、技能與實作題,讓你不錯過跨域資訊與行動題。

新文章與專案進度第一時間通知
每日期刊新聞與產業人力趨勢摘要
附上行動提醒與工具更新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