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也遇到這些卡點
生醫資訊匱乏
- ・網路故事很熱鬧,真正理解你背景的人卻依舊稀少。
- ・想知道台灣生科是否還有前景,結果只收到零散的悲觀評論。
- ・搞不清楚要補哪些技能、畢業後可以投什麼樣的職缺。
未來迷茫不安
- ・不知道自己的履歷是否符合市場需求,也不敢談薪水。
- ・愛生物,卻擔心熱情換不到生活,猶豫要不要繼續走這條路。
- ・看著職缺要求總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到位。
缺乏規劃與陪跑
- ・一路照著他人的期待升學,突然要做決定卻沒有自己的方向。
- ・想有人一起排計畫、檢查節奏,卻不知道從哪個問題開始談。
- ・需要被提醒進度、確認行動清單是否走在對的節奏上。
我懂你,因為我也走過這些轉折
高中起點
從困惑到實作
過去的狀態
- ・只知道自己喜歡生物,卻被「沒飯吃」的話語壓著走。
- ・志願表怎麼填都彆扭,害怕第一步就走錯。
轉換的契機
- ・把每一次觀察寫成共筆,陪學弟妹理解科系差異。
- ・累積第一批能搜尋的生醫筆記與升學心得。
大學探索
從困惑到實作
過去的狀態
- ・課程、專題與實驗排滿滿,卻不知道真正的方向在哪裡。
- ・每個領域都想試,擔心樣樣不精。
轉換的契機
- ・把神經科學、程式與生理學揉在一起做專題。
- ・走進實驗室,把假設變成真實的資料與作品集素材。
研究所
從困惑到實作
過去的狀態
- ・五年一貫、實驗失敗、時間緊迫與經濟壓力同時到來。
- ・一度想放棄,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條路。
轉換的契機
- ・自學情緒辨識演算法,尋求諮詢協助後按部就班畢業。
- ・整理出可複製的專題流程與追蹤表,讓進度不再失控。
工作職涯
從困惑到實作
過去的狀態
- ・覺得跨領域是不是樣樣不專,沒有人會要我。
- ・面對資工、醫工的競爭,擔心自己不夠亮眼。
轉換的契機
- ・提前拿到生理訊號演算法工程師 offer,年薪破百萬。
- ・重拾對研究與產品的熱情,繼續寫下陪跑筆記。
諮詢會陪你完成的事
掌握職場輪廓
用資料庫拆解職缺、薪資與技能要求,辨識市場真正的訊號與缺口。
釐清定位與優勢
分辨興趣、期待與被期待的差異,找到最有動能的切入點與可動用的資源。
排出行動節奏
從課程、專題、作品集到求職流程,排列出可以立刻練功的檢核表。
建立追蹤與提醒
把方法論轉成指標與追蹤表,讓下一次的談判與面試更有把握。
常見討論主題
- ・研究所與進修:五年一貫、跨所申請、是否出國的評估與準備。
- ・轉職策略:從生科轉資料、醫材、產品或教學的履歷與作品集設計。
- ・職缺與薪資對話:拆讀 JD 背後的真需求,練習談條件的語言與步驟。
- ・跨領域定位:如何把程式、臨床與研究結合成個人敘事與專案。
諮詢流程
1
留下你的課題
透過表單或 email 告訴我你的背景、目標與時間壓力。我會先評估是否適合由我協助,必要時轉介其他資源。
2
預約深談
45–60 分鐘線上討論,先描出你目前的位置,再逐步拆解真正的關鍵題與可行解。
3
整理與跟進
提供專屬會議紀錄:優勢/風險盤點、下一步建議、對應的數據圖表與工具清單。必要時安排追蹤確認執行狀態。
諮詢過後,你可以帶走
- ・看懂生醫產業與對應技能光譜,知道哪些角色與你最貼近。
- ・分辨興趣、期待與被期待,建立可以落實的學習與實作計畫。
- ・帶著會議紀錄、指標與追蹤表,面對下一次談判或面試更有把握。
為什麼我願意陪你走這段路?
生醫領航
我比同儕更早面對職涯選擇,身邊朋友常向我詢問升學與工作經驗,知道這條路有多需要指引。
成就感驅動
看見讀者與諮詢者找到下一步,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動力,也是整理資料與案例的初衷。
回饋社群
生科產業不總是亮眼,但我希望透過持續深耕,陪你一起走出「一日生科」的困境。
Ready to talk
把你的情境寫給我
寫得不需要完美,只要說清楚「你正在準備的事情」「此刻最想被解決的問題」「理想的時程」。這些資訊會讓回信更貼近你的節奏。
- Email:timmy19990119@gmail.com
- Instagram:@daily_bio_juan
若三天內沒有收到回覆,請再寄一次或在 IG 私訊提醒我,避免被垃圾郵件擋住。
